|

党群工作

党建园地

党建思政 | 以青春之力,激活盆景里的“共富密码”——“新脉”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赴金华曹宅镇实践团纪实

  • 时间:2025-07-28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柴晨莹

“方寸盆景,装得下千年虬枝,也盛得下万里云端。我们想努力让老手艺‘活’在我们手里,让新渠道‘长’在我们脚下,让绿色共富‘写’在我们心里。”9001cc金沙以诚为本2023级商务英语专业的上官静蕾感慨道。

近日,“新脉”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赴金华曹宅镇实践团走进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,在这座以盆景产业为脉、以生态发展为魂的浙中古镇里,解码传统技艺与绿色经济的融合之道,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
产业问诊,探索发展新路径

团队实地走访了曹宅镇盆景示范带,在这条没有围墙的“盆景长廊”里,五针松枝干粗壮黝黑,松针堆叠投下菱形光斑;真柏虬枝盘曲,树皮裂痕里透着青苔;紫藤新枝铝线定型,枝桠伸展。同学们向园丁请教修剪罗汉松的方法,听其介绍盆景既显现力度又不失灵动的方法。

当地团委部门工作人员曹云华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“政府搭台+农户唱戏+电商助力”的特色产业升级模式,使大家对于当地集种植技术培训、创意造型研发、网络直播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有了充分的了解。在交流中,同学们对于从传统农业向数字赋能、共同富裕的绿色产业的转变有了新的认识。

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实地走访调查

青春助农,云端赋能促销售

“大家好,欢迎来到‘新脉’青年实践团直播间,我们现在位于金华曹宅镇盆景带…”团队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和地方农户,开展“新脉”公益直播,推介罗汉松、黑松等特色盆景,帮助大家了解盆景的知识,并且通过线上渠道助力苗农增收。时时上涨地观看人数,见证着“盆景长廊”正从一条乡间小道,变成一条“云端高速”。

成员们还采访了当地的苗农,听他们讲述微型盆景通过直播走向全国,甚至远销日韩、东南亚的创业故事。“以前都是挑着担子去集市卖,现在对着手机就能把货发到国外,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!”苗农张大伯擦着汗笑道。

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实地采访与直播

匠脉新传,传统产业展新颜

在前期问卷调查中,同学们发现社会对于曹宅盆景品牌认知度严重不足,消费者决策时会格外关注盆景品质,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植物的枯萎、落叶、根系损伤等问题也广受关注。

针对这些问题,同学们在和当地相关单位交流后,提出了不同的建议。比如开设非遗匠人指导的盆景技艺工作坊、文化节,吸引游客前往旅游观光;开展跨境电商直播实训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微型盆景文化与市场双向拓展。

实践感言

从非遗技艺到产业升级,从实地调研到云端直播,我们以行动为笔,为传统盆景插上远销海外的翅膀。当看到苗农因我们的建议而露出笑容时,我真正理解了“乡村振兴,青年有责”的意义。这不仅是经济的振兴,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青春当以专业为楫,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书写共富篇章。

——23翻译2班 柴晨莹

在曹宅的方寸盆景里,我们看见传统与新潮的碰撞——老手艺扎根沃土,新渠道通向远方,这不仅是产业的新生,更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模样。作为新时代青年人,我们要做的,是让下一刀修剪、下一单快递、下一场直播,都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年轮”——在泥土与光纤之间,把青春栽成最挺拔的模样。

——23翻译2班 包涵

一盆一景,浓缩山河;一步一印,践行担当。曹宅镇的盆景里,藏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更藏着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。实践团的成员们以专业所学赋能乡村振兴,让传统盆景走出深闺、走向世界,更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绽放光芒。

“新脉”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赴金华曹宅镇实践团

指导老师:杨沁儿

团队成员:

23翻译2班 包涵

23翻译2班 柴晨莹

23商英2班 上官静蕾

23商英2班 彭俊仪

23口译班 陈静姝

23口译班 何佳佳

23口译班 赵齐馨

23口译班 邹


地  址: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

电  话:0571-87799024

邮  编 :310023

金沙以诚为本信箱:ywbgs@zisu.edu.cn

微信公众号